举报
收藏
48
分享7

未雨绸缪

编辑
讨论
10k 小岛秀夫 · 76k词条 2023-07-06 17:16:55
释义

未雨绸缪是中国的一句成语,意思是事先做好准备,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未雨绸缪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明朝时期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和《诗经·豳风·鸱号》、《朱子家训》等文献中。具体来说,它最早出现在明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中,意为未雨而绸缪,不等到口渴的时候才去挖井。而《诗经·豳风·鸱号》和《朱子家训》中也都有类似表达的句子。

在成语的典故中,我们了解到是周公与管叔等人之间的斗争导致了未雨绸缪成语的产生。在周武王灭商立周的时候,管叔等人就一直有意见,他们甚至散布谣言说周公摄政是为了篡夺王位。周公经过两年的调查,查明了谣言的来源和武庚叛乱的计划,他为了向年幼的成王传达国家危机,写了《鸱鸮》诗表达自己的担忧。虽然成王一开始并未理解周公的苦心,但后来在看到了周公的祝辞后,深感感动并立即请回周公。周公回到京城后,成王派他出兵平叛,最终平息了叛乱,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

要在社交生活中正确运用未雨绸缪这个梗,我们可以用它来提醒人们在面对重要决策时要有前瞻性,要提前做好准备,并节省时间和精力。比如,当我们在计划旅行时,我们可以提前预定好酒店、车票和景点门票,以免到了目的地才发现一切都已经预订满了。另外,我们可以把未雨绸缪和其他相关的梗结合起来,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用来形容事物的发展,提示大家要注意细节和潜在风险。

未雨绸缪

评论(0)
暂无评论, 快来说点什么吧~
发布

相关的最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