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典故有关的词条,共3条

大意食精粥什么梗

“大意食精粥”这个梗其实是“大疫失荆州”的谐音说法,用来调侃在一些重要事情或关键局面中因为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出现严重失误的情况。这个梗起源于三国时期,关羽镇守荆州,本来荆州固若金汤,但关羽大意轻敌,东吴吕蒙白衣渡江,关羽最后失去了荆州。如今网友用“大意食精粥”这个诙谐的谐音梗来表示类似因粗心大意导致不好结果的事件。“大意食精粥”这个网络热梗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提醒大家做事可别粗心,不然就可能像关羽失荆州一样自食恶果啦。

杨修怎么死的是什么梗

“杨修怎么死的”这个梗并不是单纯询问杨修死亡原因,而是一种隐晦调侃因太聪明爱显摆而招来灾祸的表达方式。杨修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与刘备在汉中对峙,曹操屯兵日久,欲要退兵,出了个口令“鸡肋”。杨修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解读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认为曹操有退兵之意,便让将士们收拾行装,结果触怒曹操,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处死。后来人们就用“杨修怎么死的”来暗指那些因自作聪明、过于张扬而给自己带来麻烦的人。总之,“杨修怎么死的”这个梗在网络上常被用来巧妙地讽刺一些人不当的聪明行径。

囊中之物什么梗

“囊中之物”这个梗意思是指在某人掌控范围内、轻易就能得到的东西。它并非网络新造热梗,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其最早出自《三国志·蜀志·庞统传》,时间大概是三国时期。当时刘备准备攻打刘璋,庞统给刘备分析局势时提到,益州(今四川一带)乃是刘璋治理之地,但刘璋昏庸,在他们看来益州就如同囊中之物,拿下它轻而易举。总之,“囊中之物”这个词现在在网络上也常被大家使用,来形容对某样事物志在必得。